港源裝飾精品力作—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迎來首展
瀏覽次數:|發布時間:2021-07-27
7月19日,“百年恰是風華正茂”主題檔案文獻展在當天開館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開展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參觀展覽。
丁薛祥指出,檔案保存歷史、啟迪未來。要發揮檔案工作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,深入挖掘紅色檔案背后的故事,弘揚光榮傳統,賡續紅色血脈,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學史明理、學史增信、學史崇德、學史力行,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,激發奮進新征程、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動力。
“百年恰是風華正茂”主題檔案文獻展由中央檔案館和新華社舉辦,這次展出的500多件檔案中近半數為首次公開。展覽將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和中央檔案館同步展出。
以上視頻及文字轉自新華網、央視新聞
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位于首都核心地段,作為中央國家機關重點工程,是北京最重要的標志性文化建筑項目之一。港源裝飾負責該項目全部室內區域的精裝修工程。
↑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 竣工實景照片
紋樣雕花是中華歷史文明在藝術領域的傳承,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在設計之初,便從細節當中充分體現了這種唯美的工藝樣式。其中,館內局部空間天花飾面的GRG紋樣、郭沫若題詞飾面的凸蒙砂蝕刻,都展現了港源裝飾精裝團隊對施工工藝的細致嚴苛、精益求精。
![\](http://cw.jangho.com/uploadfile/2021/0727/20210727032541801.jpg)
↑ 天花梁頭紋樣GRC浮雕 施工圖
VS
↓ 天花梁頭紋樣GRC浮雕 竣工實景照片
↑ 大樓梯欄板外側紋樣采用『雙色石材拼色后打磨』工藝 竣工實景照片
港源裝飾把深、淺兩色羅馬洞石分別雕刻成形,再將深色石材花紋鑲嵌進淺色石材扶梯中,隨之加以精細打磨而成。
↑『郭沫若題詞』飾面凸蒙砂蝕刻效果 竣工實景照片
↑『大廳天花飾面金箔紋路』 竣工實景照片
借鑒我國傳統井口天花、海墁天花樣式,港源裝飾采用瀝粉彩繪貼鉑金工藝精制而成,此工藝距離地面14米。
![\](http://cw.jangho.com/uploadfile/2021/0727/20210727033112815.jpg)
↑『貴賓廳天花人工瀝粉彩繪』 竣工實景照片
新館大廳由八個超高獨立柱支撐而成,港源裝飾項目團隊面臨著石材包柱完成面距基層距離大等施工難題。經過項目團隊的反復策劃及推敲,決定在搭設滿堂腳手架的同時,對八個獨立柱單獨設置腳手架并與挑空區域連接,最終高質量地完成了大廳區域全部石材拼裝施工。
↑ 大廳區域獨立石材包柱 竣工實景照片
![\](http://cw.jangho.com/uploadfile/2021/0727/20210727033250804.jpg)
↑ 石材包柱扶梯 竣工實景照片
↑ 館內圓柱形石材包柱 竣工實景視頻
當石材以濕貼方式施工時,經常出現泛堿(白華)情況,不僅影響美觀,也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。
![\](http://cw.jangho.com/uploadfile/2021/0727/20210727033612653.jpg)
![\](http://cw.jangho.com/uploadfile/2021/0727/20210727033657658.jpg)
![\](http://cw.jangho.com/uploadfile/2021/0727/20210727033743831.jpg)
↑ 新館室內的地面采用大量石材拼貼施工,從未出現泛堿現象。
檔案是歷史發展的真實記錄,承蒙業主信賴,港源裝飾有幸成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的建設者之一,在建黨100周年之際,為展示共產黨偉大奮斗歷程、弘揚傳統文化及新時代檔案工作貢獻出一份微薄之力。